酒德两字早见于《尚书》和《诗经》,其含义是说饮酒者要有德行,要讲究礼德和适度。
饮酒作为一种食的文化,在远古时代就形成了一种大家必须遵守的礼节。有时候这种礼节还非常的繁琐,如果大家在某一场合不遵守在古代会被看做是犯上作乱,而且饮酒过度对人的身体也会产生伤害。所以有了酒德的出现,明朝的袁宏道还专门写了一本叫做《殇政》的书。对饮酒者产生了一些影响。
我国的古代饮酒者有以下习惯:主人和宾客一起饮酒时要相互跪拜,晚辈在长辈面前饮酒叫做侍饮通常要行跪拜礼,然后坐入次席。长辈命令晚辈饮酒,晚辈才能举杯,长辈酒杯中的酒尚未饮完,晚辈也不能将酒水喝完。
古代饮酒的礼仪大概有四步:拜、祭、啐、卒嚼。就是先做出拜的动作,表示尊敬,接着酒倒一点在地上表示对上苍的感谢。然后品尝酒味,并且加以赞美使主人高兴,一饮而尽。
在酒席上,要向客人敬酒,客人要向主人回酒,敬酒还要说上几句敬酒辞,客人之间也可相互敬酒,敬酒时双方应该“避席”,起立敬酒以三杯为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