杜康酒为我国历史名酒,距今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。魏武帝曹操《短行歌》中有“慨当以慷,忧思难忘;何以解忧,唯有杜康”的绝唱。根据古代史书《事物纪原》中,早发现酒的事,是“少康作秫酒”的记载。
故事发生在5000多年前,夏禹时代,当夏王的仲康一死,夏王助手后羿,便把仲康儿子相撵走,夺了夏朝的王位,相的妻子怀着孕逃到娘家部落,生下个儿子叫少康。
少康从小在艰难的环境中长大,长大后给姥姥家上山放牲畜为生。有一天,太阳刚升起来他就带着中午饭,赶着一群牛羊到山上放牧去了,在山谷中转悠几趟,肚子叽里咕噜感到饿了,才想起了,挂在树梢上,用荆条编成的盛秫米饭的篓子,咋找都不见了。这天为了填饱肚子,只好找点山果、野菜充饥。日子一天天过去,这件事也就忘了。
一日,少康在山上放牧,突然看到过去丢失盛饭用的篓子,还在树梢上挂着,心里琢磨“放这么长时间了,秫米饭会发生怎样变化呢?”急忙打开篓子盖察视,只见秫米饭变成秫浆醪液,散发飘溢出一缕缕浓浓的清香,少康怀着好奇心,用食指蘸一下浆液,放进嘴里,品其味道,一股股酸甜适口,香喷喷滋味沾在嘴上,这种味道好的,简直让人忍耐不住,喝上几口顿时感觉浑身,有一种从来没有过的轻飘愉悦。少康兴奋极了,从来没有这么高兴!酒——就这样被揭秘了!!!后来“酒”作为特权象征,献给部落首领饮用,得到全部落人的赞扬。
故事十分动人,但杜康是何时何地之人?据《说文解字》说“少康即杜康”,而少康是夏朝的第五个君王,那么杜康就是个帝王。乾隆年间修订的《白水县志》记载:“杜康字仲宁,县之康家卫人”。康家卫村东有条大沟,长约十公里,人称杜康沟,沟起点处有一泉,四季不竭,清冽甘甜,人云杜康泉;沟侧有一土堆,叫杜康墓。泉流成河,曰杜康河,县志上记载“杜康取此水造酒”陕西白水县近年还修建了杜康庙,大行祭祀。
河南的汝阳和伊川同样也有杜康造就的遗迹。读者熟知的伊川和汝阳杜康两种杜康,各言正宗,沸沸扬扬,都是在争夺杜康的“名分”。
实际上,杜康也许真有其人,也或许子虚乌有。之所以杜撰出这么多名为杜康者,可能是不同时代酿酒高手的托名。